全国服务热线:400-6136-679

位置:昆明东方启音儿童康复中心 > 学校动态 > 如何帮助儿童在游戏中促进社会交往

如何帮助儿童在游戏中促进社会交往

来源:昆明东方启音儿童康复中心时间:2023/4/4 9:20:40

  在幼儿园中,同伴是珍贵的资源,因为儿童会倾向于采取成人不会使用的方法来了解彼此;即使是很棒的老师,也无法取代同伴的角色。幼儿园的社会交往是儿童童年期幸福回忆的重要内容。


  研究表明

  1| 社交能力强的儿童比社交能力弱的儿童更快乐,在与其他人交往更容易成功,更受欢迎,对生活更满意。

  2| 儿童的社会关系与学习成绩,以及在学校中获取更大成功相联系、更积极的社会关系相关;有社交能力的儿童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有价值的人,是能给世界带来一些变化的人;

  3| 其他人会把有社交能力的儿童看成是理想的伙伴和有能力的社会人。

  在幼儿园中,对于社交技能较少的孩子来说,同伴可以成为他们模仿对象、社会互动的主动发起者、适当技能的教导和提示者,人际冲突的调解者,行为表现的监控和回馈者等。在同伴关系中,促进孩子的社会技能,增加了适当行为以及和同伴互动的机会。

  在幼儿园中,总有这样一个不擅长儿童社交的群体

  他们因为不能建立和维持积极社会关系的儿童常感到孤单、痛苦

  他们出现看似行为和情绪问题但实际上是社交回避行为

  一如我们在幼儿园常看到的:乱跑、乱叫、咬衣领、乱打人等

  若仅靠增加儿童相处的时间或拉进彼此的空间距离,光靠自身或家长的引导,并不能使社会互动增加,仍需足够的专业老师的恰如其分的安排和引导。

  研究指出,虽然大多数孩子不需要接受系统的教导就能形成和维持友谊,但社交为核心缺陷的人群仍需要专业人员的计划、介入和支持才能发展友谊。

  个体游戏和群体游戏需要一定的成熟水平,大部分的学前儿童从事这两种游戏,视情境而定。个体游戏也不一定就是一种不成熟的游戏形式,个体游戏能促进新行为方式的形成,能发展创造性,而社会性的游戏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个体游戏和群体游戏对2-5岁儿童来说并没有等级差别。但是对于我们社交较弱的孩子,为何总是很难和同伴共同从事互动性活动呢?

  儿童难以和同伴共同从事互动性活动的可能原因

  1. 语言、精细等基础能力受限:导致较难跟上同伴节奏。

  2. 儿童的自尊心在发展:稍微受挫,即选择用不在意不关注的方式逃避。

  3. 长期习得性无助:做个细心家长,在儿童表现出微妙的社交受挫的瞬间或之前就进行示范、辅助、引导和鼓励。

  4. 游戏能力:当孩子游戏能力总是处于初级的感知觉探索型游戏,也较难深入进行游戏。

  5. 关注同伴能力:当孩子的眼神能力没有发展出能力时,较难有关注-持续关注-模仿关注-沟通型关注的社交基础能力。

  6. 协调注意:儿童能否根据对方的情况简单调整自己,以使基本互动能够进行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总是自己一个人玩,不和他人互动,处在社交孤岛的困境中。怎么办?

  为此,上海游语开展了社交小组课,近期有新班增开,

  背后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幼儿园交往?

  我们知道,一个孩子的个体游戏是学步期儿童常见的游戏形式,但不能总是一个人玩游戏,因为,社会参与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孩子幼儿园生活品质。由于一些儿童早期的自我中心、社交开启和维持困难、争抢技能及解决问题等社交技能缺乏,使得他们和其他儿童的互动要比和父母或成人互动困难很多。

  同时,看他人游戏比协调一个或多个游戏者的行为要容易很多,这也是很多孩子会在发展出同伴关注的同时,但总是站在旁边观望为主。

  6种社会互动参与的种类和阶段

  阶段一:无所事事行为。儿童没有任何任务,没有社会参与,大部分时间在左顾右盼、闲逛,没有参与任何具体的任务。

  阶段二:旁观者行为。儿童观看其他孩子,有时会有少量交流(肢体、语言等),很积极地观察一些具体活动

  阶段三:个体游戏。儿童独自玩玩具,没有与他人互动

  阶段四:平行游戏。儿童独立游戏,但是选择的活动和互动伙伴是在一起的,没有脱离局部空间范围。如:在小组课中,我们会让围坐在一起搭自己的积木或拼图

  阶段五:联合游戏。儿童和同伴一起游戏,围绕着一起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活动互动。在小组课中,儿童搭玩自己的积木的同时,也会去关注同伴的情况,选择帮助完善、提出更多建构的建议,然后继续自己的搭建。

  阶段六:合作游戏。儿童在有组织的制作物质产品或努力达到一致目标的小组课中游戏。简单的角色游戏就是合作。

  要明白,儿童的社交早期发展有一个转变期

  儿童把同伴看成是物体,转变成把同伴看成是人。

  儿童在2岁前,用名字替代自己;2岁开始,学会用“我”来替代自己。这标志着儿童自我意识的质的变化,从自我的客体意识变成主体意识。将逐渐发展出自我评价等。很多社交弱的小朋友我们需要先看其是否发展出自我意识,即使用“我”来表达,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意识;“你我他”标志抽象逻辑思维的到来——智力的核心。

  在儿童自我发展 过程中,跟一个不可预测的同伴互动比自己排列积木要复杂很多。

  在第二年,两个学步儿能给够共同参与、轮流或重复一些有趣的活动。到了第3年,儿童开始发展出自尊和蒙羞的自我意识。那些不敢或害怕进行同伴参与的,亦可能是孩子的自尊在作怪。

  在游语设置的游戏化课程中,分为1对1游戏和小组游戏。

  1对1社交游戏

  在1对1游戏中,主要注重跟随儿童的引导,帮助儿童较大可能地发挥自身潜力和创造力。

  在游戏课堂中,较大可能地促进儿童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游戏课堂中较大可能地促进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提高

  在游戏中平衡儿童各种感知觉以满足儿童感觉需求

  在游戏中使用正向行为支持策略,正向行为增加的同时,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

  小组社交游戏

  小组课中,儿童在老师引导下玩声音游戏,形成词汇,用声音进行娱乐模仿成人或其他同伴,有节奏、有韵律地重复自己的句子

  儿童在独自游戏时倾向于在获得技巧、实践并改变自己的行为过程中用语言做游戏,而在小组社交情境的游戏中则修饰语言。

  小组游戏中的语言比在正常交往中的语言要复杂很多,会模仿同伴使用更多的形容词、副词,句子长度也更长。

  小组成员激发的儿童的自我引导的游戏中,孩子小组课中表现出的认知功能的水平一般会超过其幼儿园无支持的情况下的学习中预期达到的能力。

  游语小组游戏对儿童感统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亲子之间的身体游戏(追逐打闹)在学前期达到高峰,随着儿童的长大逐渐减少。亲子间的身体游戏在社会性形成中有明显作用

  亲子游戏和同伴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当父母根据儿童能力水平安排与其他儿童相互交往的时间,并帮助他们安静下来时,儿童学会了热情参与、坚持和退出。在小组中会将此类亲子的身体游戏进行泛化,促进儿童对自身感知觉和他人身体的感知、接受,以及学会忍受和坚持。

领取试听课
每天限量名额,先到先得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www.peixun360.com/8217/news/609856/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昆明东方启音儿童康复中心 小编为您整理 如何帮助儿童在游戏中促进社会交往的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热线电话:400-613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