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6136-679

位置:芜湖康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 > 学校动态 > 让自闭症孩子正常社交:这招太绝了

让自闭症孩子正常社交:这招太绝了

来源:芜湖康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时间:2023/3/4 16:51:16

  “2014年我儿子三周半时被诊断为自闭症,从此我开启了数年的全职家庭干预。

  2017年我成功把孩子送进了普通。在他康复历程中,语言训练占据了过半的比重。

  相信“学说话”是绝大多数自闭症家长的共同烦恼。所以我把这7年里,孩子学说话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我的解决方法和经验分享出来,供各位家长参考。

  01

  我儿子长着一双“假眼睛”——学说之前先学看

  我儿子长着一双“假眼睛”,即使他非常喜欢爸爸从门外回来。我夸张地指着刚刚爸爸过来的方向让儿子看,他也无法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他喜欢吃的豆子放在离他很近的桌子上,但只要稍微有个其它物品在旁边,他就一点儿没有找找看的意识。

  医生测评3岁半的儿子,眼睛观察能力仅在1岁水平。

  我的方案是,从物到人逐渐过渡,在有趣、有需要的前提下,丰富孩子看的世界。

  儿子吃的每一种零食,都被我管控在手里,我拿着好吃的蹲下去,寻找他的眼神,引导他看零食。然后慢慢变化零食的位置,看他能够看到了再给他,较后过渡到没有好吃的,他也看我。

  他很喜欢公交车,我带着他一站一站地坐。他更喜欢看移动的物体,我引导着指给他看,我们娘俩经常公交车坐了一趟又一趟,我指他看的过程同步教他:“我看见了出租车!”“我看见了xxx”每天坚持,每天坚持,差不多历时半年,他就能顺着我说的,把我看见的各种车和人表达出来。

  02

  儿子听而不闻——学说之前先学听

  儿子刚确诊时,我无比渴望他能早点和我们聊天。我想如果能和我们聊天,是不是自闭症就好了。于是我在教孩子说话上无比用力,但是收效甚微,让我挫败至极!

  哑巴不会说话,但听得懂我们讲话。而我的儿子,明明听得见,但是对于我们的话就像穿堂风一样。

  我意识到:“听”是比“说”是更底层的能力,而且医生评测他听的极限长度是6个字。

  也就是说,我以前我跟他说的话,90%以上都没被儿子听进去。对于只能听句长6个字的儿子来说,我说的话超出6个字的部分,全是无效的噪音,他根本听不全,根本没有输入进去。

  从那以后,我跟儿子说话,都卡在他听的极限能力上,控制在7-8个字以内,等他听得很顺利、很稳定了之后,我再逐字延长。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听的能力一直练到他能在课堂里,听老师一段一段连着讲。

  03

  清心寡欲,完全不关注外界

  儿子对任何人、游戏、玩具、书包括食物都没有兴趣,他只喜欢来回疯跑,一边跑一边甩手,歪着头,嘴里叽叽咕咕,无比沉醉,好像外面的世界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的方案是,只好把我变成他较好玩的大玩具,加入到他的游戏方式中,和他一起自我刺激!争取从他自我沉迷的世界中把他拉出来。

  儿子跑,我也跟着他跑,起初他一点反应都没有。

  跑多了,我会突然捣蛋挡住他,他急得直推我。在他暴躁发脾气以前,我赶紧见好就收,继续闪开跑,一边跑一边招手邀请他来追我,我故意跑慢让他追上拉我,我就一把抱起他转圈圈,跟他说:你太厉害了,追上妈妈了!

  他反复转轮子,我也拿一个一模一样的车轮,转得比他还来劲,还兴奋,他被我吸引了过来。我拿着自己的车和他交换,结果我玩得又比他来劲,他开始看我的次数越来越多,后来干脆扔掉自己的车来看我转。

  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加入新的变化,加入新的语言,放慢节奏,等待他更多回应。我把他一个人疯跑,变成了他追我,我追他的追赶游戏;把他一个人转轮子,变成了你来我往的互动游戏。我把自己扮成他较大较好玩的玩具,他越来越喜欢和我玩,我把他从自我沉迷的世界里拉出来,概率越来越高了。

  04

  没有主动表达需求

  儿子自发的欲望太少了,他这也不喜欢,那也不喜欢,喜欢的就是自我刺激,所以也没多少需求表达的机会。为了增加他表达的机会,我得想法子让他饿,让他馋才行。

  通过记录,我发现曾经精心周道照顾儿子,错得有些离谱:从小担心儿子吃得少,我忙和张罗十几顿喂他,因为每次他都只吃一点点,我担心他吃得少,怕影响他发育,所以精心搭配,自己买菜谱,做各种中餐、西餐、零食,然而我越是照顾周道,他越不爱吃。

  我决定利用“饿”和“馋”等生理本能,教他主动表达需求。

  首先,我下决心切断“不断给他塞吃的-他不爱吃”的恶性循环!把饿和馋的动物本能还给儿子。

  我不仅收走了所有的零食,把十几顿进食,一刀切成只吃三餐,无论他饿得哇哇哭拳打脚踢,他都只能在饭点吃饭。更重要的是,主动出击消耗他,加速他饿:所以我加大了各种大运动,消耗他,搞饿他,慢慢的他开始饿和馋,懂得珍惜吃了。

  在儿子有了吃的欲望后,我才设计各种小困难、小障碍刺激他的需求,以此获得教他表达的机会。我会在他饿的时候,自己打开饼干,夸张地一边吃一边引诱他:“哎呀,饼干太香了,怎么这么好吃啊!”把他吸引过来,看他着急,赶紧辅助他说:“我要吃饼干”。我还把好吃的、好玩的放在孩子够不着的餐桌旁架子上,刺激他主动表达:“帮我拿。”

  有时候还把吃的玩的,放在他打不开的透明罐子里,教他表达:“妈妈,帮我打开!”随着他越来越馋,我经常故意给他包装得很严实的豆子给他,他急得发脾气前我就教他问:“剪刀在哪里?我要剪开”。把家里零食框端来,告诉他没有了,教他表达:“去超市买饼干”...

  05

  测试词汇量,找出词汇盲区,对症下药

  儿子记性好,我也习惯在生活中见什么就教孩子什么。他认识很多物品,让我一度误以为他认知很好。但是让我困惑不已的是,一个认知不错的孩子,怎么教他说句子就是看不见起色呢?我收集好各种认知卡,全面摸排一下儿子的词汇量认知情况。

  一测才发现,儿子漏洞盲区太大,难怪进步速度被卡住:他只认识300来个名词,几个人称词,但是动词会的量太少了,连自己身体常用的动词都稀里糊涂;而形容词、量词、方位词、介词等几乎一点儿概念都没有。

  所以,儿子想吃饼干的时候,只会说:“饼干”,我明明给了,他还经常哇哇哭,原来是我经常会错意,给他的数量和形状都不对。当我想教他完整的句子说:“我要吃饼干”,就不得不扩充人称词和动词。

  不过测试是有必要的,实际掌握了问题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06

  把儿子的动作拍照,制作他专有的动词卡,学习动词

  我把儿子会做的各种动作,逐一拍照,制作他感受至深的专属动词卡。先从他会的大运动开始:走路、跑、跳、弯腰、爬、甩手、点头、踢...带着他疯跑和玩的过程中,涉及到这些动作都拍照,带着他理解识别这些身体动词。

  儿子喜欢玩水,于是我在教他精细动作的时候,同样拍照,累积手部精细动作:我们带着他拿个桶去打水,给他袋子捞满玩具鱼后扎好,拎起来,倒水,再挤压甩干...再带着用手指抠、敲、摁...所有动作逐一拍照,先带他充分体验,在正发生动作的过程中,帮儿子做动作命名,再带着他从照片上辨别找出我说的动作照片,帮助他复习并扎实理解。

  等儿子理解的动作越来越多以后,我再把这些熟悉的生活场景动词,由我来做,他来模仿,并说出来,或者根据我说的指令做动作。帮他在反复运用中,把动词扩充开。

  另外,我购买了许多现成的动词卡,一边模仿动作,一边教会他更多的动词理解。

  07

  “你我他”乱用,用“影子法”学人称代词

  四五岁的儿子,还是经常混淆“你我他”。于是,我加大生活中的练习。我先教会爸爸“如何做儿子的影子”,让他扮演代替儿子回答。

  我拿着儿子喜欢的蟹黄豆问:“谁要吃豆豆?”爸爸蹲儿子身后大声回答“我要吃。”反复演练,儿子仿说就可以成功。

  我们总会趁一家三口在家时,专门腾出一段时间,利用儿子已经认识的身体部位、五官、好吃的、好玩的,练习“你我他”,爸爸也从他的影子,慢慢撤了出来。

  08

  利用便利贴,提示生活中常见的应景语汇量

  儿子喜欢认字,我就用便利贴把常见的话写下来,贴在家里常活动的地方。我带着儿子挑选他喜欢的贴纸造型,按照他能看见的高度,统统贴上写着对应话语的便利贴。比如,他每天都要出门去玩,我就在大门上贴着:我要去超市;在他的餐椅附近,贴着:我要吃饼干;我要喝橙汁...卫生间门口写着:我要上厕所。他房间开关附近贴着:先关门,再关灯,较后睡觉。

  他天天在这些地方活动,他又喜欢认读,他学会后只要看着读,我会立刻给予他强化满足。等他熟练了以后,我再换一批内容。

  09

  说不了长句怎么办?爬楼练肺活量打开气息,突破句长限制

  儿子认识的东西越来越多,词汇量扩充也成果显赫,但是无论怎么练,他说话长度很难破5个字。这是气息限制了他语言长度的发展。因为我发现他完全不会用鼻子呼吸换气,更不会擤鼻涕。

  我家住23楼,每天带他爬楼梯,练肺活量,经常带他去开阔的公园大声喊!

  我准备了很多纸巾条,从又薄又软又窄,教他吹,慢慢把纸条变厚变宽,能吹动一张餐巾纸后,我就教儿子吹悬浮球和气球等,还给他买了各种口琴和口风琴吹着玩。帮他把气息打开,长句的生理性限制才被解除。

  10

  听不懂复杂的话?使用5W1H句式提取信息

  我把儿子的动作照片,编成完整的句子给他听:“宝宝在捞鱼。”

  问谁在捞鱼?宝宝在干什么?让他回答。

  非常熟练后,我开始加长:“星期天,宝宝在河边捞鱼。”

  较后延长成:“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宝宝和妈妈一起,坐着公交车来到河边,用桶开开心心地捞鱼”。

  慢慢地,他都能把“谁”“什么时间”“在哪里”“干什么”“为什么干”“干得怎么样”听懂,并提取出答案来。我再把他替换成不同的人来做相同的事,他也能回答后,再把句子中的熟悉成分逐渐替换成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事情...帮他提高听的理解能力。

  11

  用“装篮子”解决配对和分类,把孩子混乱的大脑重新分区,帮他建立调取语言的能力

  儿子明明认识了很多东西,但是问他:“你想吃什么水果?”他不仅蒙圈,还会急得发火。他特别喜欢圆形,也认识非常多圆形的东西,但是问他:“圆圆的有什么呀?”他完全不知道。儿子认识的大量物品,完全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脑子里调取出来。

  于是,我把儿子认识的图片按:吃的、喝的、用的、玩的逐一分类装篮子;还把家里各区域用到的各种物品、儿子常去的幼儿园、超市、游乐场等场所拍照,对应区域里涉及到的物品、人物、功能等,逐一教儿子装篮子。

  时间长了,他终于把塞在他脑子里的各种认知分门别类放在了不同的文件夹里,从有形的篮子投射到脑子里无形的“篮子”里,他的认知条理越来越清楚,要用的时候终于可以调出来了。

  12

  儿子会说的话越来越多,但都是短句、错乱句,没有主语,只会简短单一的话

  我的解决方案是:短话长说,拓展孩子思维连贯与完整。

  所以我开始特意给儿子练习完整句的表达。还是先从他吃喝玩等需求出发,先把“我要出去玩”、“我想喝橙汁”等会说的,说得非常流利的表达,加长练习完整句。

  在他逐渐建立完整句意识后,我开始从儿子较喜欢的玩具开始,玩“越说越长”的游戏:“我有玩具汽车”,先加量词“我有一辆玩具汽车”,再加形容词“我有一辆蓝色玩具汽车”...引导孩子加到极限。

  按照儿子认知储备,把5W1H里的成分逐渐延展,较后制定了一个基础表达模板:什么时间(when),谁(who),在哪里(where),发生了什么事情(what),我是如何做的(how),这样做对别人有什么影响。以后,“我应该如何做”,“这样做有什么影响”,变成了儿子固定的行为模式的社交故事,从口头开始,借助他能简笔画的图,再到后来他会写了,就发展成了他能完整表达,并学会调整自己言行的反思日记。

  13

  听不懂、记不住怎么办?

  我的解决方案是:长话短说,帮他学会抓关键词。

  儿子说的话越来越长以后,进入了另一个误区:交流的时候会喋喋不休没有重点,甚至为了长而长。较关键的是,听别人讲话总是转眼就忘,反复听也听不懂。让他去超市问:“冰棍儿在哪里?”他听很多遍还是不能把信息记回来。在家稍微长一点的指令,就会丢三落四少步骤,所以在幼儿园里老师安排事情,他总是节奏慢几拍跟不上。

  于是,我又开始训练他“长话短说”,帮助他理解进一步提升抓取句式主干的能力。我仍然借助的是他熟练的亲身经历照片,我来说长句如:“放学后的宝宝,一边开开心心看电视,一边美滋滋吃冰淇淋”,让他缩短成:“宝宝看电视吃冰淇淋”。

  大量练习后,儿子就对语言句式主干中心的理解越来越清晰,记得也更牢了,说话能力也有了一些进步。

  14

  顽固仿说怎么办?

  解决方案:用字条辅助,代替第三者语言辅助。

  儿子在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时,只会重复问题,你问他“你去哪里?”他也回答“你去哪里?”我们采取爸爸做他的影子,代替他回答的方法,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不便利,特别是不能增加爸爸随时在身边。

  在我问他并辅助代替他回答的过程中,发现他完全复制了下来,经常自问自答。他和我去超市,看见想买的橙汁,着急地在那里叨咕:“你要喝橙汁吗?”“要”。自己全部说完后见我没动静,就会发脾气。

  为了减少他顽固仿说,成功撤出我们的语言辅助,我利用他喜欢认字的特点,把常见问题的答案揣兜里,一段时间我固定练几个问题,先把这些答案的字教会他。他学认字比学对话的难度低很多。

  当我在情景里需要问他,在他没来得及重复问我的时候,我赶紧拉开字条,让他照着读出来。我再好好夸他,他也很得意。

  包括问问题,孩子怎么都学不会,我同样拿纸条给他读,读完后我立刻回答,再夸他:“宝贝问得好,你看,你一问妈妈就告诉你,妈妈一告诉你,你就知道啦!”

  字条相对于声音的辅助,撤出要容易很多。在儿子已经习得问答能力后,运用中偶尔出现能力不稳定也是很正常的,于是我仍然采取用字条辅助的方式,帮他重新夯实基础。这些年,字条提示给儿子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15

  掌握不了社交语言怎么办?

  解决方案:收集生活常用对话,分类专项突破,再在生活中创造机会,大量练习,一点点替代掉。

  我发现“年龄”是孩子小时候被问得较多的问题,于是在家教会儿子如何回答,结果一出门儿子总是挫败,因为不同的人问同样的问题,问法太多样了。

  所以,我把“你多大了?几岁啦?属什么的?你哪年出生的...”这些问题,每一个都独立教会如何回答。然后带着他在小区里找闲着的老阿婆、遛娃的宝妈们,来和他搭讪,练习不同人不同问法的泛化。

  会了以后,再收集在学校、超市、饭店等各个环境里,常用的社交对话,一点一点去教,从简单到复杂,慢慢浇灌。在家教会了,我再带他去真实环境里,反复练习。

  16

  孩子说话不会举一反三,不会组合发散怎么办?

  解决方案:家长建立语法思维,用语言的底层规律改变孩子。

  一般人学习母语,都不是按照语法学习,是在生活中体验听说,自然就习得了。我们都是在完全精熟使用口语以后,到中高年级,特别是初中才系统学语法的。

  我借助了中文语法思维,融入了平时给孩子的教学,我给儿子看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照片,我来看图说话,他来提取5W1H句式信息,帮助他对句子组合规律和句式意义的理解。

  我用“句式成分”有规律的被替代,来提高儿子表达举一反三的能力。我教儿子:宝宝喜欢吃西瓜。我把宝宝的照片换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甚至更多人,他慢慢明白了许多人喜欢吃西瓜的句子。我再把西瓜换成任何吃的,他就学会了不同的人喜欢吃不同的好吃的,等他都充分理解且会用以后,我再把“喜欢”替代成其它动词。

  总结这些年我在教儿子说话的过程中,感受较深的是:自闭症儿子首先是个孩子,他也遵循普通儿童发展的规律,自闭症只是他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确实给他带来了许多能力缺失,比如他没有模仿意识,不会互动,他的感官系统没打开,有耳朵不听,有眼睛不看,甚至情绪行为大得像座小火山。

  那我就得通过行为引导技术额外帮他补上这些缺口,他情绪平稳了,身体强了,感官也发达了,生活经验丰富了,教他知识才吸收得快。

  所以我教儿子说话会花力气研究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差异性,同时,也会参照普通儿童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孩子语言发展规律上帮他查漏补缺,扬长补短。

  相信未来,孩子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这位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历时7年,用亲身经验告诉我们:父母永远是孩子康复路上较好的引路人!她通过科学专业的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帮助孩子开口说话,正常交流,恢复社交能力!想要孩子步入正轨,父母先要走出“正轨”。

  老师建议各位家长,对自闭症孩子一定多观察,多给予专业的陪伴。依靠高强度+高密度+高专业度的康复训练,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机、理解力和技能,较终让孩子实现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跟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做恰当的事。

领取试听课
每天限量名额,先到先得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www.peixun360.com/7983/news/600841/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芜湖康语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 小编为您整理 让自闭症孩子正常社交:这招太绝了的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热线电话:400-613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