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6136-679

位置:上海东方启音自闭症儿童干预机构 > 学校动态 > 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

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

来源:上海东方启音自闭症儿童干预机构时间:2023/4/25 10:58:26

  一、认知的概念

  认知(cognition)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至今尚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可以界定认知的全部范畴。传统上关于认知的看法,倾向于将其限制在人类心智的比较特别、比较明确的“智力”过程和产物,这一看法认为,

  认知包括心理实体中比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如知识、意识、思维、想象、创造、计划和策略形成、推理、推测、问题解决、概念化、分类与关联、符号化等等,尽管其中的一些活动是其他动物也会具有的心理技能,但是无一不打上了人类心理的印记。

  而当代心理学家则为认知这个概念增加了一些其他成分,包括一些相对比较低级、较少需要纯粹的皮质智力活动参与的成分,如有组织的运动和知觉等,另外,还包括了想象、记忆、注意、学习、各种各样的社会认知,以及在社会交往和个人认知活动中的语言应用等。

  事实上,认知的各个方面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认知就像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设备,各种各样的组件之间彼此都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它并不是毫不相干的各个认知成分的简单汇集,而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成分组成的复杂的有机系统,并且该系统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


  二、认知的动机

  所谓认知动机是指激活和强化人类认知过程的因素和动力。

  认知的动机可以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动机是指人类由于外在的非认知的需要而运用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需要包括饥饿或者渴望表扬等,这种认知活动是由于身体的需要或者其他的动机来源导致的。

  事实上,在所有发展水平上的人类心理活动中,有许多是由于内在的原因产生的,而不是由外在原因激发的,也就是说,认知系统的活动常常是由纯粹的认知因素所激发和维持的,

  而不是出于身体的需要或其他的动机来源。恰恰在身体需要不是很迫切的时候,当促使婴儿采取行动的原因是环境中某个有趣的客体或事件时,婴儿在认知上较为主动并且较能接受新的学习。

  激活的内在倾向是动机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涉及那些较有可能引起婴儿兴趣和活动的刺激和事件。较能让婴儿感兴趣的是那些婴儿将近能够理解但是又不是非常理解的刺激输入,对于任何感觉系统,只要输入得宜,都能够激活动机系统。

  但是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被激起的反应都以对该事件的注意力增加而结束,婴儿会被激起继续进行指向该事件的动作,直到弄懂该事件为止。

  认知的发展(一)

  关于人类认知发展的观点有很多,其中有3种理论对于人类认知发展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3个理论分别是皮亚杰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儿童的认知发育有着不同的解释侧重点。较早出现的认知发育理论是1950年由瑞土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来的,皮亚杰理论是传统的婴儿认知观念的代表,也是目前较全面的婴儿认知模型。70多年前,他通过对自己的3个孩子的婴儿期观察研究,引发了对婴儿智力这个领域的研究,他对经验现象和理论问题两方面所作的界定,对该领域有着较深刻的影响。

  皮亚杰对于认知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而发展的提出了非常全面的理论。他将婴儿的心智称为感知运动,而不是符号表征,即看成是某种非反省性的、实践的、边感知边做的智力,也就是说,他们表现出来某种完全实用的、边感知边做的被动作能力所束缚的智慧功能,他们没有表现出更富于沉思和反省的信号操作智力,而信号操作智力是我们通常与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能力。婴儿的这种认知表现为一种被称为格式(scheme)的认知结构的精细加工和相互协调,所谓格式一般与婴儿各级/类有组织的反复执行的动作模式(如吸吮、倾听、注视、抓握)有关,这些外显的动作系列的内在心理结构基础就称为格式,也就是说,格式是使这种有组织的行为模式成为可能的底层认知能力。格式执行的驱动力,是一个内在动机系统,这一动机系统具有自发并反复执行格式的倾向,是将注意和活动指向某个新奇的、需要进一步认识的各种事件的一种倾向,并且对在反复执行格式的过程中新获得的对事件进行控制和反复控制的能力,具有某种快感。皮亚杰认为,婴儿智力的起点由各种与生俱来的反射构成,终点是符号表征思维的能力,即通过利用心理符号内在地表征世界,并对世界施加影响的能力。联系反射和符号的发展是各种感知运动格式的逐渐发展、精细化和整合的结果之一。

  皮亚杰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具体论证了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初期的智力发展,大体要经过4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运筹前阶段、具体运筹阶段和形式运筹阶段,并对儿童心理发展上的这种年龄阶段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①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的思维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②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特定阶段的年龄特征,如7~12岁是具体运筹阶段。③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④阶段为后一阶段作准备,后一阶段和阶段相比,有质的差异。⑤两个相邻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的。⑥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在皮亚杰的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主要指语言以前的阶段,为儿童思维的萌芽期(0~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觉运动图式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关系。这时期小儿行为的发展要依次经过3个层次:本能阶段、习惯阶段和智力活动出现阶段。由此可分为6个小阶段:

  ①出生后1个月内,是反射阶段(遗传性反射图式)。初生的婴儿带着各种先天的反射,阶段主要由这个反射的练习构成,婴儿主动接受各种感觉刺激,做出反射性应答,任何时候只要有机会,就以固定的、预先设定的方式加以练习。随着经验的不断重复,一组反射开始表现出微小但是具有适应性的变化,这些反射构成婴儿较初的格式,因此这些反射是随后所有格式的基石,婴儿在逐渐修改反射中进入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

  ②出生后1~4月,是较初习惯形成的阶段,婴儿喜欢反复重复一种偶然做出的动作而自得其乐。此种动作的反复纯粹是由于内部的动机,与外界无关,故称原发循环反应。此时小儿已开始具有分析的能力,如通过仪器可记录到2个月婴儿吸吮乳头与吸吮自己手的方式不同,说明已能区分乳头和手。另外,小儿尚能协调不同的感觉,如转头看响铃与注视手中捏弄着的玩具。

  ③出生后4~8月,婴儿能把动作的兴趣对象从自已的身体(如吮手)转移到体外客体,如6个月婴儿喜欢反复踢打悬挂着的拨浪鼓并注意其摆动的声响。这种涉及客体的重复动作称为二级循环反应。到这个阶段末期的时候,如果用毛巾遮盖部分玩具,婴儿能拉去毛巾取得玩具。此即客体永存概念的苗头。

  ④出生后8~12个月,婴儿开始能寻找眼看被藏到枕下的玩具,知道不在眼前的东西并不消失,已经出现了客体永存概念。客体永存概念的形成是认知发育的一次飞跃,与以后时间、空间及因果关系概念的形成有关。此阶段第二个主要进展是开始知道因果关系,如看见母亲倒入水盆就等待洗澡、喜欢反复扔东西让大人拾起等。此期婴儿也能连接两个动作以达到一个目的,如懂得先把收音机前的障碍物推开以便摆弄收音机旋钮。

  ⑤出生后12~18个月,喜欢反复试验不同的动作模式并探索其结果,周岁以后小儿试验用力往不同方向扔东西,客体永存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⑥出生后18~24个月,是从感知—运动性行为向智能活动发展的过渡阶段,以开始使用符号为特点。出现把客体内在化的现象,如看见饼干盒时用手势和口势表示饼干好吃,这是词语性符号的应用同时也开始了简单的语言,此期出现了与感觉刺激无关的思想。

  三、认知的发展(二)

  皮亚杰对于感知运动发展6个阶段的界定,主要是根据贯穿于婴儿期的格式的变化方式来进行的,格式的变化也就是婴儿所拥有的认识世界并对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的变化。变化的发生,一部分是通过各个格式的持续发展,一部分是通过各个格式彼此之间的逐渐协调和整合。

  皮亚杰的研究奠定了对认知发育研究的基础,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关于婴儿认知的新发现出现,这些发现使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关于婴儿认知发展的模型。由于孩子发育的差别非常大,尤其是各个发育阶段开始和结束的年龄差异很大,所以很难说这些孩子的认知发育就如皮亚杰所说的那样呈阶段性的,也没有办法确定认知的发育是否是持续连贯进行的。很多研究者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孩子认知发育的时间,事实上,在能够用行动证明之前,孩子已经发展出了相应的概念。

  比如说,婴儿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就是客体概念的掌握,即认识到物理客体是独特而独立的实体,他们的存在独立于我们施与他们的动作以及我们与他们的知觉联系。皮亚杰认为婴儿在9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现客体永存概念,直到2岁的时候才能够完全获得这个知识。新近的研究多数采用了视觉习惯化及去习惯化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婴儿对客体的认识多于皮亚杰的估计。在不要求他们进行运动搜索时,3个月或者4个月的婴儿就有证据表明,他们不仅认识到被藏物体的存在,而且能够认识到被藏物体的某些性质,如大小、位置等。皮亚杰认为婴儿在9个月的时候开始出现客体永存概念,是因为这时候的婴儿能够把它们和运动技能统合起来去寻找藏起来的物体,但是现在的研究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婴儿的理解能力,他没有考虑到婴儿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出这种理解的能力之间存在差距。然而,确切有多少知识构成了这些早期反应的基础,目前还难以确定。

  使用现代研究方法的结果证实,婴儿的问题解决和因果性认识均比皮亚杰的描述所表明的相对。婴儿的分类能力(也就是将复发经验组合为范畴和概念的能力与倾向)也从生命早期就开始起作用,并在婴儿期得到极大的发展。一般而言,除了认为婴儿的能力高于传统预期以外,当代的婴儿期研究还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与我们过去的信念相比,发展可能更强烈地基于生物成熟基础;知觉经验的作用比过去认为的要大,而运动经验的作用比过去认为的要小;企图用一般的阶段来刻画婴儿认知特征的努力至多只能是大致上准确,因为这种努力无法解释儿童发展水平上的许多不一致和非同步。

  第二个重要理论是社会文化理论,是由俄罗斯的心理学家列弗・维果斯基( Lev Vygotsky)提出的。他是和皮亚杰同时代的人。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文化、同龄人和成年人对于儿童发育的影响。他提出了“较接近的发育领域”这个概念。在“较接近的发育领域”中的领域指的是一个孩子在没有成人或较年长儿童帮助下的表现,和获得了此类帮助时的表现相比,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这些来自于成人的生活环境中的帮助支持了孩子的发育,在社会文化理论中被称为认知发育的“脚手架”。维果斯基还讨论了文化工具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比如,书、电脑和一些社会文化传统,这些都会告诉发育中的孩子他所面临的社会群体对他的期望。通过参与这些文化实践,使用社会中的文化工具,就可以逐渐学习在他所处的文化中较为重要的东西。

  第三个重要理论就是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孩子对信息的加工能力,主要是尝试把孩子大脑的发育和他对世界认识的不断增加联系起来,以此解释一个孩子认识能力的发展变化,强调大脑的物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一个孩子信息加工能力进步所起的作用。比如,研究者们研究了儿童短时记忆的变化以及儿童对于世界的知识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短时记忆能力的。短时记忆能力涉及到一种智力复述过程以确保把信息维持在记亿中,关于儿童短时记忆的能力目前仍存在争议。有人通过研究儿童能够记住多少个数字来判断其短时记忆能力,结果发现儿童的短时记忆能力比成人要差,当被要求听完一串数字然后再复述出来,儿童只能够记住4个数字而成人可以记住5~9个数字。虽然这个试验结果清晰地显示出儿童的短时记忆能力较差,仍然有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人类短时记忆的能力并不随着发育而改变,改变的只是孩子有效进行信息加工的能力。比如,为了在记忆数字的任务中表现更好,受试者必须以某种方式回忆这些数字。成人和比较大的儿童可以很快地大声重复这些数字或者在心里重复,而幼儿重复一个数字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因此,幼儿花了更多的资源来说出这些数字而不是有效地记住它们。

  虽然目前人们对于婴儿认知的很多发展规律还不清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婴儿远比我们大多数人(包括皮亚杰在内)所认为的更有能力,与我们过去认为的不同,婴儿的认知和较为年长时的认知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明显的质的差异,新生儿与年幼婴儿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比我们过去所相信的要强得多。当然这不等于说,婴儿和成人之间,甚至在婴儿和幼儿之间,没有重要的认知差异。比意料早的能力并不等于完整的能力,婴儿的认知远远比年长儿或成人要不成熟得多。近年来人们在认知发展的机制和原理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学习原理以及发育模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关于用心理符号内在地表征世界的能力到底在何时出现以及怎样出现的问题,仍是婴儿认知研究者和理论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领取试听课
每天限量名额,先到先得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www.peixun360.com/7979/news/616584/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上海东方启音自闭症儿童干预机构 小编为您整理 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的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热线电话:400-613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