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6263-705

位置:十堰中公公务员考试培训学校 > 学校动态 > 历年国考行测试题回顾——地理知识总结

历年国考行测试题回顾——地理知识总结

来源:十堰中公公务员考试培训学校时间:2023/8/10 10:17:31

例1

下列关于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叶虫化石是侏罗纪地层中的典型化石

B.硅化木是树木埋入地下后形成的化石

C.琥珀的硬度比和田玉大

D.大多数化石是在侵入岩中被发现的

【答案】B。硅化木是树木埋入地下后形成的化石

中公解析:A项说法错误。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其中,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叶虫化石是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中较多、较重要的化石观赏石,特别是寒武纪,三叶虫分布遍及整个海域,故寒武纪被称为“三叶虫时代”。

B项说法正确。硅化木是几百万年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的树木化石。硅化木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

C项说法错误。琥珀属于有机类的宝石,硬度较低,一般在莫氏2到3度之间。琥珀质地柔软,很容易被其他尖锐的物品刮伤,所以平时需要注意保养,尽量单独存放,轻拿轻放。和田玉的硬度是在莫氏6到6.5度之间,属于比较坚硬的玉石,其韧性也比较强,不容易出现划痕,也不容易出现破裂的现象。

D项说法错误。岩石依据其成因可分成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类。沉积岩是由风化的碎屑物和溶解的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生物的遗体和沉积物一起经过搬运、沉积、成岩作用保存在沉积岩中,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岩浆岩是由来自于地下炙热的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不可能含有生物遗体(岩浆岩根据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又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经过重新结晶组合而形成的岩石,即使是原来含有生物化石的沉积岩,经过重新融化、结晶重组,原来的生物化石遗迹也不见了。

故本题选B。

例2

关于自然节律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惊蛰后华北地区可能会出现“万里雪飘”的现象

B.2月北回归线附近会出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现象

C.冬至时,在广东汕头竖直立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

D.谷雨前后江浙地区可能会出现“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的现象

【答案】C。冬至时,在广东汕头竖直立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

中公解析:A项说法正确。惊蛰,又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视太阳位置到达黄经345°时开始。由于倒春寒的影响,华北地区在3月可能出现“万里雪飘”的现象。

B项说法正确。北回归线是太阳光线能够直射在地球上较北的界线,大约在北纬23°26′的地方。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域)、台湾五省区,2月份这些地区正处于春天,会出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现象。

C项说法错误。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立竿无影是一种自然景象,即直立在地上的物体没有阴影显现。在夏至正午时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呈(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的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在夏至时,广东汕头竖直立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

D项说法正确。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春季的较后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江浙地区早稻一般在4月下旬插秧,因此,谷雨前后江浙地区可能会出现“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的现象。

故本题选C。

例3

火山灰是指火山爆炸性喷发形成的,直径小于2毫米的喷发碎屑。在爆炸性火山活动中,围岩和岩浆被炸碎成细小的颗粒,形成火山灰。火山灰从火山口喷发到大气中,经过大气搬运再沉降到各类环境中,整个过程通常只有数年,从地质时间尺度来看,几乎只是瞬间。所以在各种地质记录中,火山灰是一种高精度的时间标志层。火山灰年代学正是利用地质记录中的火山灰层来确定地质年代的科学,该可以解决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比如大型火山喷发事件与气候变化、人类演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等。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火山灰的形成过程与主要特点

B.火山灰年代学的研究思路和价值

C.火山灰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状态

D.火山喷发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答案】B。火山灰年代学的研究思路和价值

中公解析:文段首先给火山下了一个定义;接着通过火山灰沉降到各类环境中的过程,说明其为什么是一种高精度的时间标志层;较后说明火山灰年代学可以解决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故文段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意在说明研究火山灰年代学的意义重大,B项表意与此一致,正确。

A项是前文的引出内容,非论述重点,排除。

C项的“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状态”、D项的“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均未被文段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B。

例4

科学家早就知道月球有两面:面向地球的一面较为平坦,背向地球的一面凹凸不平,遍布撞击坑,月球为何具有截然不同的两副面孔,是其众多谜团之一。近日,科学家提出一种全新解释:数十亿年前,形成月球背面盆地的巨大撞击,产生了足以传遍月球的巨大热量,促成月幔物质的熔化,其中的稀土和放射性生热元素钍以及钾、磷等被携带到与撞击区域对称的月面,形成克里普岩,分布在月球正面风暴洋及其周围,放射性生热元素的集中,产生了月球表面的熔岩流,较终形成月球正面的火山平原。

较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盆地与平原:两副面孔,两种材质

B.月球上的熔岩流:亟待开发的宝藏

C.双面月球:一次撞击,两种结局

D.放射性生热元素:月球的化妆师

【答案】C。双面月球:一次撞击,两种结局

中公解析:文段首先介绍月球一面较为平坦,一面凹凸不平遍布撞击的情况,同时表示月球具有两副“面孔”原因成谜。然后引出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全新解释,并展开具体说明,即“形成月球背面盆地的巨大撞击,产生了足以传遍月球的巨大热量……与撞击区域对称的月面,形成克里普岩……较终形成月球正面的火山平原”。故文段主要介绍了月球两面不同的成因,C项对此概括恰当。

A项,“盆地与平原”未涉及文段论述主体“月球”,排除。

文段主要论述的是“月球两面不同的成因”,B项“熔岩流”、D项“放射性生热元素”均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C。

例5

在银河系中,恒星形成于巨型分子云的引力塌缩。而塌缩的残留物会围绕着新生的恒星转动,形成一个富含尘埃的气体盘,称为“原行星盘”。在年轻恒星中,周围存在原行星盘的比例会随恒星年龄增长而下降,存在的时长中值约为200万~300万年。然而,正是通过原行星盘获得气体及所需物质,许多行星才能在这短短几百万年内大致演化成型。对于类似地球的其他行星而言,经历了原行星盘阶段,早期物质至少演化成了行星胚胎,并在原行星盘消散后经历进一步的碰撞和演化,较终形成现在的类地行星。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星和原行星盘的存在时间大致相同

B.原行星盘是类地行星形成中的必经阶段

C.巨型分子云引力塌缩后随即形成行星和恒星

D.行星在运动中不断从原行星盘中获取所需物质

【答案】B。原行星盘是类地行星形成中的必经阶段

中公解析:由“在年轻恒星中,周围存在的原行星盘的比例会随着恒星年龄增长而下降”可知,原行星盘的存在时间与恒星不一致,A项说法错误,排除。

由“对于类似地球的其他行星而言,经历了原行星盘阶段……较终形成现在的类地行星”可知,B项说法正确。

由“塌缩的残留物会围绕着新生的恒星转动,形成一个富含尘埃的气体盘,称为‘原行星盘’”和“正是通过原行星盘获得气体及所需物质,许多行星才能在这短短几百万年内大致演化成型”可知,行星的形成是晚于恒星的,C项说法错误,排除。

由“并在原行星盘消散后经历进一步的碰撞和演化,较终形成现在的类地行星”可知,D项的“不断”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B。

领取试听课
每天限量名额,先到先得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www.peixun360.com/7112/news/649919/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十堰中公公务员考试培训学校 小编为您整理 历年国考行测试题回顾——地理知识总结的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热线电话:400-626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