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6136-679

位置:石家庄康语儿童语言康复机构 > 学校动态 > 误区!自闭症不代表性格内向,活泼的孩子可能也是

误区!自闭症不代表性格内向,活泼的孩子可能也是

来源:石家庄康语儿童语言康复机构时间:2023/4/28 15:52:16

  和大部分朋友一样,我原以为,自闭症的孩子都是不爱讲话,性格内向的。直到我活泼的女儿被诊断为自闭症……

  是的,你没看错,活泼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自闭症。


  1

  这些行为也是自闭症的表现

  我的女儿皮皮,今年3岁半,但凡认识的人,对皮皮的评价都是活泼好动。

  的确,皮皮是个外向的孩子。她从小就酷爱运动,1岁多就可以持续爬台阶半个小时,不到2岁就能徒手攀岩……

  皮皮不仅四肢发达,语言也发育得不错。

  日常生活中,皮皮的小嘴总是吧嗒吧嗒的停不下来。她8个月会叫爸爸,1岁半就可以熟读26个英文字母,2岁左右就可以讲十几个中英文故事,唱几十首中英文儿歌。

  就是这样一个“活泼”的小姑娘,3岁时却被诊断为“轻度自闭症”。

  “怎么可能,我的孩子明明这么活泼!”这是我的反应。

  然而,我对自闭症的了解太少了,自闭症的诊断跟性格并没有关系,这些被忽视的细节才是关键。

  D一,“爱说话”并不等于“会表达”。

  “会说话”和“会表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只要能发出具体的声音,就可以称为“说话”。但是“表达”,需要组织语言,是词汇经过排列组合后,对个人意愿想法的表现。

  举个简单的例子,学舌的鹦鹉,可以认为它会“说话”,但不能认为它会“表达”,因为发出的声音不过就是模仿罢了。

  皮皮也一样。

  她只是会“说话”,却不能进行“交流”。她会讲很多儿歌、故事,但能进行的对话却简单有限。

  举个例子:

  我问皮皮:中午在幼儿园吃了什么?

  她的回答是:中午在幼儿园吃了什么?

  我继续问:是米饭还是面条呀?

  她继续答:是米饭还是面条呀?

  ……

  所以,皮皮所会的儿歌、故事几乎都是完整背下来的,真正属于她自己的表达很少很少。对于一个正常发育的三岁的孩子来说,可能她并不能完整的讲故事,但却能够持续进行日常的交流。

  皮皮恰好相反。而这一点,我们恰恰忽视了……

  第二,“不听话”和“听不懂话”的表现并不相同。

  家长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孩子都好叛逆,让他往东偏偏往西,就喜欢跟大人对着干。

  同样是不按照家长的意愿来,“不听话”是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听不懂话”是因为孩子压根不知道家长想表达啥。

  举个例子,圣诞节我带皮皮去朋友家参加活动,有个环节是交换礼物。

  朋友家的儿子凯凯非常喜欢自己带去的玩具,紧紧地抱着,哭着喊着不换,为了保护自己的玩具,他还躲在了旁边。

  我的女儿皮皮听到交换后,同样不动,抱着自己的玩具坐在旁边。但是,当你去拉她的手,帮助她把玩具递给别的小朋友,再从别的小朋友那里接过玩具,她却能够接受。

  由此可见,她不是不想交换,而是听不懂“交换”是什么意思。

  第三,“展示自我”和“喜欢展示自我”真心不一样。

  自闭症的孩子也会喜欢热闹。

  皮皮就是这样。

  大家聚在一起时,皮皮总喜欢站在中间唱歌、跳舞、讲故事。这让家人们引以为傲,称赞皮皮不怯场。

  但是,她对观众的反应毫不在意。她不管大家听不听,看不看,反正自己唱的开心就好,唱完了大家鼓掌就行,除此以外,跟观众毫无互动。

  而正常的“喜欢展示自我”的小朋友是一定会关注大家对自己的评价的。这一点,恰恰被我们忽视了……

  第四,“不能一起玩”和“不会一起玩”也有区别。

  很多家长都说过这样的话,现在的小朋友好像都比较高冷,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的确,现在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玩,家长对此好像也习以为常。

  但是,“能不能一起玩”和“会不会”一起玩其实区别很大。

  很多小朋友因为抢玩具,或者兴趣不同,玩不到一起。但换个情景就能打成一片,比如玩过家家,一个当厨师做饭,一个当顾客买饭,玩得不亦乐乎。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会跟小朋友一起玩,就要格外留心了。

  比如皮皮。

  皮皮跟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总是显得手足无措。大家一起玩过家家,她只会把小朋友做好的“饭”倒掉,然后高兴的鼓掌。小朋友生气的指责她,她也没有反应,继续自娱自乐的“倒饭”……

  其他小朋友会互相配合,换着花样的买菜、做饭、洗碗,皮皮只会“吃饭”和“倒饭”,她既不会变着花样的玩,也不会跟小朋友互动着玩,她的玩法自我又单一。

  第五,“刻板行为”真心不是“钻研精神”!

  自闭症除了社交沟通的障碍,还有一点就是“刻板”。比如大家熟悉的转圈、把东西排成直线……

  但是,对于一些轻症的孩子,她的“刻板”往往会被忽视,有时候甚至被美化为“钻研精神”。

  拿皮皮举例,她特别喜欢拧瓶盖,如果不让她拧就会又哭又闹。就拧瓶盖这个小动作,她可以持续进行半小时。以前不知道这是个问题,爷爷奶奶还以此为傲,认为皮皮从小就执着,长大要向爸爸一样,做个科学家。

  我们忘记了,“钻研”是需要分析的,是边观察边动手。但是皮皮是“直接”动手!她不管瓶盖是盖着的还是螺旋的,反正看见了就拧。

  很庆幸,皮皮幼儿园的校长是个有几十年儿童教育经验的老师,她在皮皮入学不久后便观察到皮皮可能存在的问题,建议我们去看儿科医生。

  医生经过观察,给出结论,皮皮有轻度自闭症,现在皮皮正在进行相关的干预中。

  2

  自闭症是一个谱系

  有数据分析,我国的自闭症患者超过了1000万人。

  自闭症的群体之所以如此庞大,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对“自闭症”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

  过去,人们常常把语言发育落后的孩子归结为“贵人语迟”,对于喜欢独自玩耍的小孩也只是简单的认为“害羞内向”。直到孩子问题表现得很严重,才会去看医生,一般轻微的症状总认为长大就好了。

  但是,随着认识的加深,我们才明白,很多所谓的“性格问题”其实是一种疾病。

  “自闭症”全称“自闭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包括高功能自闭症、低功能自闭症还有阿斯伯格综合征。

  一个系字,就说明它不是单一表现。自闭症谱系障碍,指一系列特定症状按严重程度呈谱系分布。在这个谱系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自闭症的范围非常广,但主要的诊断标准只有两条:

  1、社会交往、沟通交流的障碍。

  注意,社会交往、沟通交流跟说话是两个概念。

  沟通包括语言、肢体、眼神、情绪等多方面的信息传递。孩子能不能多形式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同时能不能跟其他人进行有效且持续性的互动是关键。

  一般来说,9个月的孩子可以跟家长进行眼神交流,1岁左右会用动作表达意愿,2岁左右可以用简单的词语进行对话。

  如果到了3岁孩子还不能进行有效交流,一定要看医生,别犹豫!

  2、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

  小孩子的好奇心都比较旺盛,注意力往往不能持续太久。

  如果孩子对某一或者某一类事物特别执着,家长一定要格外留心。常见的大家都知道:盯着电风扇一直看,走路踮脚尖,把所有的东西都排成直线……

  但还有一些家长也不要掉以轻心,归纳一下就是感官极度敏感或者不敏感。

  比如,对声音极度敏感的孩子稍微有点噪音就会烦躁不安,对味觉极度敏感的孩子很抗拒尝试新食物,对运动不敏感的孩子喜欢过山车这类极度刺激的项目……

  3

  写给自闭症孩子家长的话

  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较痛苦的往往是家长。

  很多家长反应都是: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哪儿个环节出了问题?接着开始回忆孩子从小到大成长中,一切可能存在失误的细枝末节,然后陷入深深的自责……

  养育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家长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随着孩子的表现跌宕起伏。

  同样作为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妈妈,有些话我想分享给大家。

  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

  自闭症的形成原因,至今科学界都不清楚。唯|一确定的是,这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跟家长的养育过程没有关系。因此,父母千万不要自责或者彼此埋怨,没有带好孩子,也不用归因于疫苗、感冒发烧、磕磕碰碰。

  在孩子确诊后,较重要的就是早干预。这是一场持久战,家长的心态尤为重要!

  自闭症孩子,首先是个孩子。

  孩子一旦被诊断,家长难免会把TA所有的不良表现都往自闭症方面联想。但是,请不要忘记,你的孩子首先是个孩子,很多问题是所有孩子的共性。

  比如,所有的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时,都有不愿意打招呼的时刻;在跟小朋友玩耍时,都有不愿意分享的时刻;在尝试新食物时,都有抗拒的时刻……

  家长千万不要把每一个小细节都放大化,试着去区分自闭症孩子的问题和孩子的问题。给自己一个缓冲,给孩子一个空间。

  每个孩子其实都是一样的。

  我们人类每一个个体都无二。

  只是大多数人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因此成为主流。不符合主流的,按照他们的特征分别归为一类。我们能做的,是在增加适应这个社会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特殊性。

  作为自闭症孩子的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及早找出他们的潜力和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从这点来看,跟普通孩子好像没有太大差别。

领取试听课
每天限量名额,先到先得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www.peixun360.com/4297/news/617830/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石家庄康语儿童语言康复机构 小编为您整理 误区!自闭症不代表性格内向,活泼的孩子可能也是的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热线电话:400-613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