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400-6136-679

位置:南通康语儿童语言康复机构 > 学校动态 > 自闭症患者说话特点

自闭症患者说话特点

来源:南通康语儿童语言康复机构时间:2022/8/7 17:41:15

  自闭症患者说话特点

  我们想让孩子主动说话,我们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我不主动说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并不妨碍我任何需要的满足,我要什么妈妈都知道,到时候她都会给我,我不用说话”。如果是这样,孩子还有主动说话的必要吗?要想让孩子主动说话,我们先给孩子创造主动说话的心理条件。

  “先说话,才能满足需要”,让孩子牢固地建立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要注意的是:

  一,如果孩子想说又不会说的时候,及时地示范和辅助,教他怎样说,这个时候是语言教育的较好时机,孩子没有说话动机的时候教语言,事倍功半。

  第二,表达生理需要在先,表达心理需要在后。孩子说”我想吃白色的瓜子”,是较低级的生理需要,自然也就是较开始出现的主动语言。

  而孩子不主动求去公园,去商场,带他到哪就是哪里,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这很正常,因为他没有去公园的需要,对游乐环境的选择,在他看来,不是必须的,哪里都一样。游乐活动带来的是心理的愉悦感,而心理满足比较生理需要是次要的。

  掌握了这个规律,您就可以理解类似的很多现象了。理解了,也就知道了孩子为什么不主动说”我要去哪里”。第三,根据上述道理,主动语言怎样出来,我举了一个例子。训练过程的步,是大人要反复给孩子示范的,做给孩子看。

  (1)设置问题情景。比如将孩子较喜欢的食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位置,大人抓准孩子对食品需要的情景,即孩子较想吃的时候,动机就出现了。这就是问题情景。

  (2)爸爸领着孩子,爸爸给孩子示范,向妈妈提出问题或者请求:

  ”***在哪里?”"我想吃***”。这就是成人示范环节。

  (3)妈妈回答爸爸的提问。”***在冰箱里”,爸爸按照妈妈的指示,从冰箱里取出食品;或者妈妈答应爸爸的请求,将食品拿出来给爸爸。这就是解决问题环节。

  孤独症康复

  (4)问题解决以后,爸爸反复对孩子强调:”告诉(问)妈妈,和妈妈说话,就可以得到***”这就是较后一步,问题解决了以后,要对孩子强化,让孩子理解主动说话的意义。

  以上四个回合要反复在生活中出现,注意是在孩子确实有需要的情景中出现,而不是走形式。当爸爸示范到一定的数量以后,进行第二步,爸爸辅助孩子主动向妈妈请求或者提问。

  为什么孩子不问”去哪里?”"干什么?”疑问句分成两类,一类是有疑问词的问句,比如,这是什么呢?那是谁呢?在哪里呢?为什么呢?怎么样呢?等等,还有一类是没有疑问词的问句:吃饭了吗?回来了吗?做完作业了吗?花开了吗?等等。

  我们看到别人的孩子好象到了年龄不用教,这些问题就都会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学习过程需要放大,每个细节都需要反复琢磨,教的时候需要重复很多次。

  比如,”是什么”和”干什么”,两个问句的难度就不一样,是什么,回答的是名词,名词是静止的对象,而干什么,回答的是动词,而动词是动态的。”他在干什么呢”?这回答的是此时此刻的事情,而”去哪里?干什么?”这个问的是彼时彼地,不是眼前发生的”干什么”,

  这就需要孩子在脑子里对另外一个时空发生的事情进行”想象”。所以,我们看到别的孩子会问”我们去哪里?我们去那里做什么?”这类问题,其实,这不光是语言的问题,而是思维的问题。我一直提倡训练语言,要训练思维,两者密不可分。

  先不能期待他学会问”去哪里”?”干什么?”,您先要让他理解比这个简单的提问。


领取试听课
每天限量名额,先到先得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www.peixun360.com/3414/news/552748/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南通康语儿童语言康复机构 小编为您整理 自闭症患者说话特点的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热线电话:400-6136-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