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位置:沈阳卓言演讲口才培训机构 > 学校动态 > 如何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如何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来源:沈阳卓言演讲口才培训机构时间:2020/10/29 21:42:54

  心 理学上的“邻里定律”告诉我们,邻近的人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因此,我们要建立对自己有用的人际圈,就要选择一个好的人际环境。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呢?

  这个定律是经过心理学实验证明的。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针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

  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是纯属偶然的,因为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调查中,对每个住户都问这样的问题: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亲近的邻居是谁?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

  在同一层楼中,和隔壁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只有10%。其实多隔几户,距离上没有增加多少,可是亲密程度却差多了。这似乎说明,人们和邻近的人打交道更多一些。

  孟子的母亲带着幼年的孟子,一开始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子看见人家哭哭啼啼地埋葬死人,觉得好玩,就跟着学。孟母心想:“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不合适。”

  就立刻搬家,搬到了集市的附近。孟子看见商人自吹自擂地卖东西赚钱,孟子又学着玩。这可不是母亲想让孟子学的。孟母说:“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也不合适。”就又立刻搬家,搬到了学堂的附近。

  在这里,孟子就开始跟学堂里的人学习礼节,并且也要求上学了。孟母欣慰地说:“这才是适合我孩子居住的地方啊!”高兴地在那里定居下来。孟母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嫌麻烦,带着孩子搬了三次家。这说明孟子的母亲很懂得心理学上的“邻里定律”。

  生活中有一些人比较有主见,态度比较坚定,似乎不太容易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实际上严格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避免周围人的影响。想想我们自己吧,我们的朋友大多不是同学、同乡,就是熟人介绍的。

  凭空认识一个陌生人,并成为好朋友,这种情况毕竟很少。这大概就是中国古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原因所在。俗话还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也说明距离近,经常来往,关系才更容易变得亲密。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

  在学校里,关系比较好的,往往是座位比较近的同学。还比如,人们在选择终生伴侣的时候,大多是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的,而所谓“千里姻缘牵”的概率就低多了。

  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三分之一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

  因为邻里定律的存在,我们就要注意对周围人的选择,就像孟子的母亲那样,要有意识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人际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围的人总会对我们产生无形的耳濡目染,从而影响我们的个性成长,以及影响我们获得什么样的机会。

  南朝时候,有个叫吕僧珍的人,生性诚恳老实,又是饱学之士,待人忠实厚道,从不跟人家耍心眼。吕僧珍的家教极严,他对每一个晚辈都耐心教导、严格要求、注意监督,所以他家形成了优良的家风。

  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待人和气、品行端正。吕僧珍家的好名声远近闻名。南康郡守季雅是个正直的人。他为官清正耿直,秉公执法,从来不愿屈服于达官贵人的威胁利诱,为此他得罪了很多人。

  一些大官僚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总想除去这块心痛。终于,季雅被革了职。季雅被罢官以后,一家人只好从气派的大府第搬了出来。到哪里去住呢?季雅不愿随随便便找个地方住下。他颇费了一番心思,离开住所,四处打听,想寻找一个合心意的住所。

  很快,他就从别人口中得知,吕僧珍家是一个君子之家,家风极好。他非常高兴,马上来到吕家附近,通过观察发现吕家子弟个个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果然名不虚传。

  说来也巧,吕家隔壁的人家要搬到别的地方去,打算把房子卖掉。季雅赶快去找这家要卖房子的主人,愿意出1100万钱的高价买房,那家人很是满意,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于是季雅将家眷接来,就在这里住下了。吕僧珍过来拜访这家新邻居。两人寒暄一番,谈了一会儿话,吕僧珍问季雅:“先生买这幢宅院,花了多少钱呢?”季雅据实回答。

  吕僧珍很吃惊:“据我所知,这处宅院已不算新了,也不很大,怎么价钱这么高呢?”季雅笑了,回答说:“我这钱里面,100万钱是用来买宅院的,1000万钱是用来买您这位道德高尚、治家严谨的好邻居的啊!”

  季雅宁肯出高得惊人的价钱,也要选一个好邻居,正是因为他懂得邻里效应的原理。他知道好邻居会给他的家庭带来良好的影响,正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理解“邻里效应”得以产生的原因,似乎并不太难。按照有关的解释,这无非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第 一,因为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同时,人们看待对方,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忽视消极的方面。这样,各自便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

  第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报酬。

  和邻近者交往,肯定要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小。这主要是了解对方容易。只花相对小的功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

  能够预测对方的行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人们愿意和使他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此外,和近邻者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

  对处于邻近空间中的人群,“社会感染”更易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们相互之间靠感染达到情绪上的传递交流,使之逐渐一致起来,进而引起比较一致的行为。比如,一个小偷在车厢里扒走了一个乘客的钱包,近邻的乘客知道后,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互相感染,群情激愤,后一致行动起来,把那个小偷扭送到附近派出所处理。

  总之,我们不能忽视身边的“邻里效应”对自己的成长和幸福所带来的影响,要尽量做到强化良性的“邻里效应”,而防止恶性的“邻里效应”,也就是尽量要和好邻居为伍,而避开不好的邻居——即使无法避开,也要提防他们无形中对我们的影响。

  现在时兴“圈子”一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动圈子。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多接近成功者,你可以从他身上学到更多关于成功的道理,你也会更容易接近成功。这就是我们对邻里定律的主动运用了。

领取试听课
每天限量名额,先到先得

尊重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http://www.peixun360.com/3816/news/272285/违者必究! 以上就是沈阳卓言演讲口才培训机构 小编为您整理 如何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的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提交留言后老师会第一时间与您联系!热线电话: